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

“云博物”下的直播新模式探索 快看点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新闻战线


【资料图】

摘要

央视频“2023国际博物馆日直播周”凭借多元直播方式展现中华文明万千气象,以极富特色的直播方式不断探索“云博物”中视听时空的创新表达,达成“馆中藏万物,云博以致知”的创新价值,让受众在直播中感受到视听流动下的文化盛宴。  



“云博物”下的直播新模式探索

——以央视频“2023国际博物馆日直播周”为例

李天语  周子璇

2023年5月18日是第四十七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旨在提高大众对博物馆作为文化交流互鉴平台重要性的认识,并进一步促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合作与和平。为扩大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影响力,央视频也在今年首次采用直播方式对各地文物进行视听化呈现,山东、南京、扬州、河南、苏州、广州、上海、甘肃、天津……各地博物馆采取话题式直播、沉浸式直播、观察式直播等方式进行中华文物的“云呈现”,直播的多元新形式、视听新方式、叙事新视角共同建构出中华文物“出圈”新模式。这些新兴直播方式在为受众呈现生动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短直播”与“中直播”:多元直播结构形塑文物时空

“小专题+短章节”。直播、5G、大数据等新型数字技术正不断突围传统线下博物馆的游览模式,为传统博物馆的转型升级提供可行性思路。当下,博物馆集群也开始探索短视频、直播等线上参观模式。2023年,央视频国际博物馆日直播周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博物馆传统的方式,也运用“短直播”形式提升了受众在短时间内的信息获取效率。

在《扬州博物馆:三月花·一世念》(时长:19分06秒)直播中,首先,以切口较小的“专题”形式描述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中文物的历史渊源,使用悬念性词语激发受众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欲。其次,在“小专题”的引导下,通过“章节”方式(“博物馆活动”“博物馆宝物”“博物馆文化”三个章节)形塑整体直播框架。第三,每个直播章节只持续5-8分钟,在强化主题的同时采取“移步换景”的方式引导受众尽览文物之美,体会历史的复杂变迁与文明兴衰。实际上,这种“短直播”的创新模式,除却直播本身时长较短之外,直播本体也需要凭借“小专题+短章节”等方式凝缩博物馆中的重要元素,聚焦文物的本体价值,进一步强化“云博物”的引导力与传播力。

“细节故事+引导互动”。一方面,“中直播”形式进一步拓展了“短直播”的主题与时长,将“短直播”的“小专题”模式扩展到“中专题”体量,从而让博物馆由“移步换景”的快捷表现方式转化为“洞察秋毫”的深度呈现模式,受众也能够细细品味文物背后所蕴藏的历史文化意涵。另一方面,“中直播”形式又与“慢直播”有所不同:如果说“慢直播”是没有主持人,依赖摄影机,以客观姿态使事件的发生与传播同步进行,让受众“同步感受”。那么“中直播”则往往是有主持人、依赖摄影机,以主观形态让受众“感同身受”,前者多以“事件化”模式引导受众“客观看待”,而后者则多以“故事化”模式引导受众“主观体会”。实际上,“故事”较“事件”更能打动人心,故事具有情感触发力量,而这种触发往往源于故事中潜藏的“共通”生命体验或记忆。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文以化人·字以载道》(时长:60分钟)直播中,采取了“主持人+嘉宾”的“双向互动”方式呈现博物馆全貌。一方面,直播通过“文物描述+细节故事”展演方式对馆内文物进行呈现,对文物历史的细致描述伴随着文物背后的趣事,往往能够解决博物馆直播初级产品中未能解决的引人入胜的“趣味性”和“震撼力”等痛点。另一方面,摄影机跟随主持人与嘉宾的视角“抽丝剥茧”式地在馆内畅游,此时受众视角与摄影机视角“合二为一”,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受众与主持人、嘉宾的“同时在场”,受众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实时的“互动感”和“沉浸感”。更重要的是,摄影机(即受众视点)、主持人、文物三者,也同步达成了“文物-主持人、嘉宾”“主持人-嘉宾”“受众-主持人、嘉宾”的“三向互动链”,在强化“云博物”互动性的同时,也进一步完成了直播新模式的发展与探索。


“话题式+沉浸式+观察式”:多维叙事讲好文物故事

话题式直播满足受众深层需求。“话题引导”是直播吸睛的一个重要手法。话题往往需要围绕当下社会热点展开,且需要在受众普遍接受的同时强化时效价值与意义价值。例如在《知美术馆:幻·季》直播中,主持人以直接话题进行引导:“万物、见解、常新,是知美术馆的核心理念……朝上望去,我们会发现在空间中只有头顶有自然光投射进来,其他四面墙壁是封闭的,从而形成洞孔的理念,而这一理念也和人类最初的‘家’的雏形相契合,展览名为‘幻·季’,展览整体也在突显四季……”直播运用“话题式”开场,一方面引发受众对于“家”与“四季”的思考与探讨,另一方面主持人“身临其境”的描述也强化了受众的沉浸感。

沉浸式直播凝缩受众心理时间。一般而言,“真实时间”是指传统的物理时间,即客观存在的自然时间。与“真实时间”相对的“心理时间”则是指受众在参与、观察、完成事件时的心理活动时间,是对“真实时间”的心理延续。在受众观赏直播的过程中,如果直播内容枯燥乏味,那么受众的心理时间则会被无限延长,甚至表现出长于“真实时间”的心理感受;如果直播吸引眼球,心理时间则会缩短,受众呈现出“意犹未尽”之感。

在《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汉唐石韵特展》直播中,首先,主持人开场使用“我们置身在”“满是石头”“三大特色”等充满戏剧张力的引导词,让受众在短时间内能够被吸引,此时受众也完成沉浸感的第一步“浸入”。其次,主持人开始使用“历史故事”的段落式话语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受众也在一个个介绍文物的故事段落中完成沉浸感的第二步“遨游”。第三,直播镜头语言全程几乎使用“第一人称”的跟随性方式,在主持人的引导带领下,观众的视点与摄影机视点也完成了“合二为一”,受众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沉浸感的第三步“忘我”。“戏剧化词语+故事化描摹+第一人称视点”的直播方法推动受众完成“浸入-遨游-忘我”的沉浸式观影。因此,即使在长达51分钟的直播过程中,观众也能够最大化减少真实时间的感知,削弱心理时间的长度。

观察式直播放大文物信息细节。“观察式直播”一般是指在直播过程中,由主持人带领或镜头局部放大某个物品细节,通过文字、语言、画面呈现等方式让受众达成“历历在目”的直播模式,这种模式也能够让受众对所见所闻更加信服。

与“一镜到底”的直播镜头不同的是,部分直播节目采用了前期导播实时切换的方式,运用不同景别间的“现场剪辑”放大观察式直播的传播效果。例如,在《国际博物馆:天津市静海区萨马兰奇纪念馆》节目中,直播过程中多次使用“实时剪辑”方式,例如,利用“叠化”“切入”“切出”等剪辑技巧对文物进行全景式描摹,扩展直播画面内容的细节效果。观察式直播在放大物品细节的同时,受众也有足够时间对信息进行充分观察与理解。


“全知视点+受限视点”:多元视点延展文物价值

全知视点扩展文物本体。一般而言,虚构类影像、非虚构影像会采取不同的叙事视点策略调整影像节奏,“调配”受众认知模式,从而达成戏剧化效果。实际上,直播中采取不同的叙事视点策略也会直接影响受众认知效果。

在《安阳博物馆:从殷墟到大邑商》直播中,开场运用全知视角为受众呈现了拥有3300多年历史的安阳城市全貌,紧接着运用平行蒙太奇手法为受众全面呈现了安阳博物馆工作人员背后的辛勤劳动、文物古籍的保存现状等。这样的直播开场方式,让受众借助全知视角迅速把握安阳博物馆的全貌,也使得安阳博物馆的形象变得生动可感、栩栩如生。同样的全知视点处理方式还出现在《郑州博物馆:大河文明展》《孔子博物馆:大哉孔子》《苏州博物馆: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等直播节目中,在揭示更多文物细节的同时,也使得受众能够深入领略中华文物之美。

受限视点凸显文物价值。受限视点可以分为“内视点”与“外视点”,前者一般是指影片中的叙事者与影片中的主人公掌握的信息一致,叙事者往往只能通过自我感知去摸索、领悟、传达故事走向或信息脉络;而“外视点”则是指叙事者比故事中其他人物掌握的信息还要少,类似于一个毫不知情的人。

在2023国际博物馆日直播周中也灵活采取了“内视点”与“外视点”相互配合的方式强化直播的戏剧化效果,让直播变得更显情感、备受瞩目。一般而言,直播中的“内视点”是指主持人引导与介绍的叙事视角,而“外视点”是指首次来到博物馆的参观者参观浏览的叙事视角。例如在《成都博物馆:亚洲文明古国金属艺术展》直播中,主持人通过“内视点”的方式带领受众一起进入“成博探秘”客户端的空间中,领略其神秘魅力。而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麦田里的博物馆》直播中,主持人通过开展“麦田小课堂”的方式带领参观者一起探索博物馆中各色文物。直播中的“内视点”对于“外视点”而言,强化了代入感与真实感,而“外视点”对于“内视点”而言,则凸显了悬念感与神秘感。


结  语

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如果说“到博物馆去”正在变得流行与时尚,那么以直播方式呈现的“云博物”则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每一位受众都成为博物馆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央视频的“2023国际博物馆日直播周”节目为“云博物”的直播方式进行了改造与创新:“短直播”“中直播”“话题式”“沉浸式”“观察式”“全知视点”“受限视点”等跨越直播经典视听模式与叙事结构的新传播方式应运而生。相信在新兴技术加持下,“云博物”会再次引领新一轮的国潮。

本文为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感视域下北京历史文化类短视频传播创新研究》(22XCC017)、中央民族大学一流本科课程《数字编辑技术基础》建设项目、中央民族大学道中华专项课题《视听国际传播思政教育系列课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李天语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创研中心副主任,周子璇系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教师)

责任编辑:郭凤敏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6月(下)。


探索博物馆报道的青春表达——以人民日报“解码·博物馆的力量”系列报道为例

清华大学新传学院教授杭敏等:“新沉浸”式场景迭代,赋能数字文化产业

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过彤:守正创新,开拓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