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环球观天下!@湖南人 7月11日“入伏”!这些防暑误区一定要避开

湖南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7月2日20时至3日20时,全省将达35 ℃以上高温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来了

从7月11日到8月19日

在这个“超长待机”的三伏天里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

市面上各种消暑妙招层出不穷

三伏天防暑可不止这么简单

如何防暑降温

哪些防暑降温误区需注意

一起来看看吧↓↓↓

三伏天牢记“三防”

①防中暑

天气炎热,尤其要防中暑、防热射病。特别是中午、下午最热的时段,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高温外出或工作,一定要做好防暑、防晒,比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三伏天气,小孩、老人更要注意通风,不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如发现老人和小孩出现中暑迹象,最好及时降温或送医院观察治疗。

②防脱水

高温、酷暑出汗多,一定要及时补水,防止脱水,但是不能靠“渴不渴”来判断是否需要喝水。当我们口渴时,身体内的水分丢失已有1%~2%,从水合状态来说,这个时候人体已经缺水。实际上,口渴不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当达到2%~4%时,机体在感到口渴的同时,已处于脱水状态,尿少、颜色呈现深黄色,这时工作和认知能力会有所降低。

③防寒凉

很多人以为“伏天里要一心防暑”,正好相反,伏天里最要提防的反而应该是“寒”。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喜食冷饮、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防暑热,避开这些误区

只有白天在户外才会中暑

夏季黄昏时分,尤其是雨后,如果湿度过高,同样存在中暑风险。另外,在通风散热条件太差的室内,也可能导致中暑。

提醒:对于老人等中暑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不出门,也应该做好通风散热,以免中暑。

外出长时间戴帽子

炎炎夏日,长时间戴帽子会分泌大量汗水,在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令头部温湿度升高,引发中暑。

提醒:建议不定时拿下帽子,及时擦干汗水,给头部通风散热。

大量出汗后“牛饮”补水

三伏天人体容易出汗,同时伴有电解质的流失。如果此时大量喝水,会导致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时可导致脑水肿昏迷。

提醒:少量多次饮用常温白开水,可每隔15~20分钟补水200毫升。同时要额外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也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这些消暑“妙方”可行吗

风油精或清凉油

可缓解先兆中暑

风油精和清凉油主要成分是桉油、薄荷脑、樟脑,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如果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时间过长,会出现头晕、头疼、胸闷等症状。

这些属于先兆中暑,可以涂抹清凉油或风油精缓解症状。

金银花露

有效果,但不适合胃寒者

金银花是一味中药,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作用,喝金银花水可以起到一定的清热作用。

注意:在中药中,金银花偏寒,建议胃寒的朋友要酌情饮用。

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

仅适用于阴暑中暑

中医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就是在高温环境下,暴露时间过久以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阴暑指的是夏天暑湿季节,由于贪凉吹空调、睡凉席、吃冷饮等造成的寒湿症状。

注意:如果是阳暑喝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更适合用于夏季因贪凉造成的阴暑情况。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