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出行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新的趋势,通过智能手机APP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出行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许多国内外企业开始投资于出行领域,这也预示着未来出行市场的巨大潜力。
据官方统计,以4月为底,一年内全国新增117.7万名网约车司机和54.6万辆网约车,其中以高德为代表的聚合平台和以T3出行为代表的独立平台成为行业主流。在网约车供给趋向饱和的同时,获客量成为品牌发力的市场动向。五一期间T3出行打车量较春节期间增长超159%,其中年轻群体高达65%以上。在年轻群体成为出行主力的当下,T3出行推出年轻化战略,呈现更多品牌考量。
互联网出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2023
(资料图)
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包括网约车(快车、专车)、出租车(APP端)、顺风车、租车(APP端租车、分时租赁)以及共享单车市场。打车出行作为大众日常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巡游出租车,到网约车的诞生,打车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方便人们的出行,提升城市服务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行场景越来越多样化。打车出行作为大众日常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巡游出租车,到网约车的诞生,打车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方便人们的出行,提升城市服务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许多人口密集城市,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出行市场。2020年,我国占全球出行消费的13.1%, 市场规模为5.7万亿元人民币,并预计将以13.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互联网出行达到10.6万亿人民币。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 4.05 亿,占网民整体的 38.5%。也就是说,几乎每3个网约车用户中,就有1个是T3出行用户。
《蓝皮书》显示,到2022年底,网约车司机人数大概达到670万人。
互联网出行平台在政策引导下积极拥抱传统出行企业,嘀嗒、滴滴、美团和高德等大力推进巡游出租车的数字化升级,推动巡游出租行业在体验、服务、运营、管理方面的全方位数字化升级,推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网约车也与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深度融合。《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全国运营网约车电动化占比达到45.82%;全国大中城市中纯电动汽车占比最高的城市为三亚、深圳、海口,分别占当地当月运营车辆的92.68%、92.23%、87.21%。据测算,2022年网约车电动化带来的碳减排量约为919.4万吨。
互联网出行未来发展分析
相继诞生的新兴网约车平台、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企业,用“互联网+”直接连接上了出行需求与供给,不仅消除信息壁垒解决了打车难题,还丰富了市场供给、实践了绿色环保、提供了就业,掀起了新时代互联网交通出行领域的新浪潮。其中,借助互联网平台,许多私家车以共享的方式进入市场,以“快车”“专车”“顺风车”等形式,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互联网出行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曾经打得昏天暗地的互联网出行赛道,正在告别零和博弈,集体转向聚合模式。从“聚合出行”升级至“一体化出行”,意味着平台聚合对象不仅限于网约车、出租车、共享单车等服务,更要将公交地铁、城内城际巴士、高铁、飞机等更具普适性的形态融入其中,并依靠地图能力和技术底座进行高效规划和需求分发,最终推动整个交通体系的效率提升。
在新的竞争范式下,互联网出行平台不再亲自下场做运力池,而是越来越多地与出行行业的“老师傅”们合作,接入后者的地面服务能力,并通过产品、技术和流量的开放赋能,让他们在平台内获得新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平台出行生态的可持续增长。随着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未来的互联网出行一定会更加便捷、安全、高效。
2023年是互联网出行的复苏之年。随着疫情散去,社会经济生活快速升温,人们的出行需求大幅增加,推动互联网出行订单量强力反弹。站在更长远的角度观察,互联网出行赛道在经历了狂热与沉寂之后,如今正在步入又一个发展机遇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出行一定是未来交通出行领域的重要趋势,目前出行行业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这个领域,我们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互联网技术创新来推动出行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出行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互联网出行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互联网出行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互联网出行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互联网出行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