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 >

德意志银行抛股套现凸显外资行困境

在2015年的最后几天,德意志银行卖出了其持有近十年的华夏银行19.99%的股权。在2016年新年伊始,德意志银行又将伦敦金库和银库的租赁权出售给了中国工商银行旗下工行南非标准银行。

短短几日内,德银的两大变动似乎让外界进一步深切地感受到这家银行当前所经受的艰难局势。美国经济复苏了,欧洲经济也有了从低谷向上走的迹象,但是欧美的大型跨国银行依旧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我们以为走过了最差的时期,不曾想现在似乎仍在最好的日子里艰难前行。”一位外资银行人士打趣道。

德银陷入困境套现解压

2015年12月28日,德意志银行公布称,将所持有的华夏银行19.99%股份出售给中国人保财险,交易价格为230亿-257亿元之间,具体金额取决于外汇水平。据测算,交易完成后,德意志银行持股10年获利约150亿元。

对于此次交易,德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交易的完成尚需满足一些前提条件,包括惯常交割条件以及监管批准(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

德意志银行联席首席执行官John Cryan表示:“德银自2006年首次入股华夏银行以来,一直对华夏银行的发展和业绩表示满意。根据德意志银行战略计划的实施进度,当前应是我们出售华夏银行股份的适当时机。德银自1872年设立首个中国办事处以来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协助我们的客户达成其目标,中国也将继续是德银着力发展的主要市场。我们殷切希望能与华夏银行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鼎力合作顺利完成本次股份转让。”

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德银等欧美的外资行由于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本身资产结构重组和经营方式等有所转变,这些银行普遍面临着资本不足的困境。而出售部分资产,一方面可以缓解银行面临的资本不足的‘钱荒’居民;另一方面也是响应了监管机构对这些大型银行提出的转变经营模式和资产重组的要求。”

1月8日,有消息称,工商银行旗下工行南非标准银行将购买德意志银行伦敦金库和银库的租赁权,旨在扩展在伦敦金市的版图。双方交易的价格可能为400万美元。该金库自2014年6月投入运行,容量为1500吨,由英国安保服务公司G4S修建并负责管理。德意志银行在2015年辞去伦敦金银场外业务清算行会员,就此淡出大宗商品交易。

德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起初谈论的数字可能在400万美元左右,但现在则低得多。”他并未透露支付给金库的具体数字。眼下西方银行正在撤出大宗商品业务,以削减成本及监管负担。工行标准银行希望填补他们留下的缺口。该消息人士称,工行标准银行已经接手金银库的租赁。

而相较于德银抛售华夏银行股权的获利,伦敦金库租赁权的转让收益显得有些微不足道。2015年12月29日,德意志银行宣布同意以人民币230亿-257亿元的对价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出售其在华夏银行持有的全部19.99%股份。虽然该价格受制于交割时的最终价格调整,但预计德银投资华夏银行10年的获利将达到150亿元人民币。这对当前正陷入困境的德银无疑是有极大帮助的。

本次股份出售将对德意志银行产生积极财务影响,并预计将使德意志银行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备考普通股一级资本充足率(全面适用《资本要求监管条例》和《资本要求指令(四)》(CRR/CRD4))提高约30-40个基点。德意志银行首席财务官Marcus Schenck表示:“我们正在与监管部门积极合作完成本次交易。交易完成后,德意志银行资本状况将得到加强,我们也将在实施本行战略计划的道路上取得进一步进展。”

根据德银公布的资料,德意志银行2015年三季度出现了62亿欧元亏损,引发全球市场一片哗然,甚至业内有传言德意志银行是“雷曼第二”,或面临破产危险。不过,对于这样的传言,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予置评。

抛中资股权缓资本压力

其实,对于像德银这样近两年来在中国市场抛售所持中资银行股份的外资银行并不少见,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不少市场人士对外资银行的质疑。

在德银抛售华夏银行股权之前,关于外资银行撤资中资行的最新消息是,花旗集团正在洽商出售所持有的中国广发银行20%的股权。一位知情人士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提及:“花旗正在就出让广发银行股权事宜与多个买家进行商谈,目前尚未敲定由哪家机构接盘。具体的交易价格也并不清楚,预计会根据达成交易协议前后广发银行的股价做出一定的折让之后出售。”

2006年,由花旗牵头的财团收购了广发银行85.6%的股权,交易价格为242.7亿元,其中包括中国人寿持股20%,中信信托持股12.9%,IBM收购了4.74%股份,洋浦普华投资发展公司占股8%。有消息称,中国人寿和中信信托是目前正在洽购花旗所持少数股权的买家之中的两家。

另外,汇丰银行控股的恒生银行也在去年抛售了5%兴业银行股份。而汇丰银行本身除了至今仍旧持有20%的交通银行股权外,此前所购入的中国平安的股权和上海银行的股权已在过去几年全部出售。通过抛空中国平安股份,汇丰实现税后收益约26亿美元。抛售上海银行股份,月获利4.68亿美元。

根据彭博汇总的数据,全球大型银行包括美国银行、高盛等自2012年以来,至少抛售了140亿美元的中资银行股股份。

而无一例外地,这些外资银行通过抛售中资银行股权全都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对外资行当初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投资中资银行的质疑,而大规模的套现也一度引发市场的震荡。

“其实,在中国银行业改制之初,外资银行纷纷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持有中资银行少数股权并无异议。而且,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市场化经营的确产生过一定影响。”不过,上述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此后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战略投资的角色逐渐弱化,其中的因素比较复杂,并不是外资银行单方面不愿意再承担这样的角色。”

该分析人士进而表示:“无论是战略投资还是财务投资,其本质都是投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利。而凡是投资就会出现选择合适的时机购入,以及在合适的时机卖出获利了结的状况。外资行对中资行的投资基本都有10年左右的时间,其实并不算短。而在集团财务状况不佳之时,选择出售已经获利颇丰的投资是不错的选择。”

节约成本变主要目标

虽然,通过抛售中资银行股权,外资银行普遍收益颇丰,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资银行整个集团的资本状况。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外资银行如今所面临的生存状态。“每一年大家都说是最糟糕的一年,但是到了下一年发现并不比过去的一年过得好。现在谁都无法断言‘全球银行业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一位法国外资银行高管曾这样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

根据路透社几日前公布的消息,银行家和猎头均表示,今年,包括法国巴黎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在内的欧洲银行可能削减亚洲非核心市场的股票交易和研究团队。

在巴克莱首席执行官Jes Staley推动成本削减之际,该行计划关闭亚太地区的大部分现金股票业务。巴克莱计划在亚太地区的股票部门总计裁去约50%的岗位。

德意志银行在出现巨额亏损之后,于2015年10月宣布,将在2020年之前裁减9000个全职岗位,裁减6000个合同工;关闭10个国家的分支业务,处置40亿欧元的资产,随之缩减2万个岗位。德银拟退出业务的国家包括阿根廷、智利、墨西哥、乌拉圭、秘鲁、丹麦、芬兰、挪威、马耳他和新西兰。

此外,2015年12月,摩根士丹利启动了1200人的全球范围裁员计划。荷兰合作银行也表示,计划在2016年至2018年裁员9000人。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欧洲和美国的大银行已宣布了共计近10万人的裁员计划。自2008年,全球大银行累计裁员人数已有约60万。而法国巴黎银行和巴克莱银行将在2016年初宣布裁员几千人,意味着自2007年开始的银行裁员浪潮并未有减弱的迹象。

毕马威中国香港银行业主管合伙人马绍辉(Paul McSheaffrey)表示,收益越来越疲弱,监管收得更紧,导致亚洲股票业务利润减少,因此,一些银行在非核心市场削减业务。

而除了持续不断地大规模裁员之外,那些没有被裁掉的欧美跨国银行职员的收入也已经是今非昔比。根据薪酬咨询公司Johnson Associates 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受全球市场动荡的影响,2015年华尔街银行业的奖金可能出现4年来首次下降。Johnson Associates表示,银行业奖金降幅最多将达到10%。

“对跨国银行这样的大型金融机构来说,最大限度的开源是他们一直所追求的,而节流在大部分时候往往不被重视。然而,在如今这样的经营状态和市场环境下,节约成本已经成为了这些银行的头等大事。”上述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应对监管机构更高的要求、高昂的法律诉讼费用等,以及收入的降低,逼迫着这些银行做出转变。而转变所带来的阵痛很可能将持续多年。”来源:国际金融报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