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10月18日电 (张益聪 潘园园)“现在有了抢修物资共享仓和抢修联动的作业模式,山区电力维修效率大大提升。”近日,眼见着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光明”供电服务驿站被赋予“抢修物资共享仓”使命,国网绍兴市上虞区供电公司章镇供电所负责人卢迪难掩欣喜。
近日,抢修物资共享仓现场。潘园园 供图
卢迪的喜色源自于山区电力维修的新解法:通过电网抢修“共享仓+联动制”模式,岭南乡南部山区彻底解决了以往山区电网抢修“等物资、耗时长、行路难”的一系列问题。
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全面激活了岭南乡山区腹地5条10千伏线路的维修路径,让超半数处于车辆无法直达的区域,转变为人力物力“就近储备、快速调配”的优化配置模式,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关于共享仓选址,我们充分考虑了关键抢修区域的辐射范围,储备的物资很齐全,像接地线、绝缘操作杆、导线、绝缘子、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这些常用抢修工具和关键物资都有,还配备了山区应急照明设备,能很好应对山区复杂环境。”国网绍兴市上虞区供电公司物资供应分中心负责人王若洁如是说。
经测算,通过上述模式优化后,岭南乡区域的电网抢修响应时间预计将缩短20%。这一创新做法,为其他山区供电所的抢修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也为山区电力保障注入了新活力。
“未来,我们还将结合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推动山区电力抢修向高效化、精准化方向发展,让山区民众用电更安心、更可靠。”卢迪对山区电力抢修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完)